隆隆礼炮声鸣放出的不仅是军威更是国威
隆隆炮声鸣放出的不仅仅是军威更是国威。 特约记者李光印摄
鸣放礼炮迎宾最早起源于400年前,在海上,两国海军舰艇相遇互相鸣空炮表示友好。由于当时舰上装炮为7门,连续鸣放最多7响,而港口炮台的数量较多,即以三倍答谢于对方。因此,后来就形成了迎接国家元首鸣放礼炮21响、迎接政府首脑鸣放礼炮19响的国际惯例。
中国的迎宾仪式延续了鸣放礼炮迎宾的国际惯例,开国大典、共和国成立5周年、10周年也都鸣放了礼炮。“文革”中,用礼炮迎宾的仪式被取消,礼炮部队也被解散,直到1984年2月28日,中央军委、外交部礼宾司及武警总部要求尽快恢复礼炮的鸣放,这项光荣的任务从此落在了武警北京总队九支队礼炮中队。
第一代礼炮兵:
用缴获的日本小山炮
迎接日本首相中曾根
中国决定恢复鸣放迎宾礼炮仪式后,原武警北京总队十一支队奉命组建礼炮中队。当时的中队长张道海带领战士们从卫戍区一座仓库里找出了几十门抗战时缴获的日本小山炮,炮身上还有“昭和”等字样。官兵们挑灯夜战,大修大补、喷漆抹油……一门门已经报废的山炮在战士们手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1984年3月24日,考验终于来临。官兵们用“大解放”将礼炮拉到东交民巷,卸下后,再用手推到天安门广场。
“准备——鸣放开始!”“轰!轰!”每响一声,官兵们都捏了一把汗,要知道,一旦出现意外,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国际影响!
这就是礼炮中队最初的鸣放。他们成功了!
欢迎仪式结束后,中外记者把礼炮兵们团团围住,闪光灯此起彼伏,来访的日本首相中曾根伸出大拇指说:“中国的礼炮真响,把我的五脏六腑都震动了!”如果他知道迎接他的礼炮曾是日军侵华使用过的小山炮,不知将做何感想?!
- [15-04-30]新中国的礼炮研制秘史
- [15-04-06]茂陵:金日磾墓前后人放21响礼炮
- [15-05-13]电子礼炮技术哪家强?中国河南弘宇
- [15-03-29]李光耀国葬移灵队从国会大厦出发
- [15-04-04]电子礼炮机功能说明
- [15-04-09]礼炮车的构造原理
- [15-10-15]电子礼炮购买前的问题解答
- [15-04-03]“山西造”阅兵礼炮将赴京纪念抗战
- [16-05-12]电子礼炮报价和图片
- [15-09-08]10.1国庆节马上来临,亲们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