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典礼炮和迎宾礼炮的区别
作者:admin |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15-03-18 11:11 | 浏览次数
按照国际惯例,鸣放礼炮分为庆典礼炮和迎宾礼炮两种。鸣放迎宾礼炮是隆重迎送国宾仪式上的一种最高规格的礼遇。凡国家元首,鸣放21响;欢迎外国政府首脑,则鸣放19响。我国鸣放迎宾礼炮始于1961年6月13日欢迎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仪式。当时苏加诺总统第二次访华之前,提出要我国在总统专机抵达机场前,由空军派出8架战斗机护航;在机场的欢迎仪式上,按照国际上欢迎国家元首的规格鸣放21响礼炮。由于我国建国后从未鸣放过迎宾礼炮,所以周恩来总理把鸣放礼炮的任务交给北京卫戍区警卫师仪仗营执行。仪仗营营长王立堂带人从天安门管理处炮库保存的开国大典108门礼炮中,挑选了24门礼炮,临时组织战士们进行训练,并圆满完成了任务。在此之后的迎接国宾活动中,依然没有鸣放迎宾礼炮。为了建立我国的礼炮部队,使迎宾礼仪更符合国际惯例,1963年6月,周恩来总理指示,在中央警卫师增建礼炮连。师长曾绍东将组建礼炮连的任务交给仪仗营,上级机关将执行过开国大典鸣放礼炮任务的某军126团熟悉业务的牛茂林等调进仪仗营,牛茂林任连长,另有3名排长,24名炮手,也全部从这支部队碉出。又从师里和仪仗营其他连抽调了几十人,组成了礼炮连。那些在战争年代功绩卓著、早已退役的九四式山炮,因炮身短、便于搬运、声响宏亮,而从仓库中“请出”重新服役。6匹马将28门炮拉到了南苑仪仗营。为使礼炮发射时声音整齐,特请军械部门组织专人对火炮的发射装置进行了改进。开始是手工拉火,后改进为电操纵击发。1964年5月16日,苏丹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阿布德是我国开始正式用礼炮迎接的第一位国宾。
本文链接:http://www.hnhyqd.com/news/hynews/31.html
相关文章:
- [15-10-15]电子礼炮购买前的问题解答
- [15-09-08]10.1国庆节马上来临,亲们抓紧时间
- [15-04-30]新中国的礼炮研制秘史
- [15-04-09]礼炮车的构造原理
- [15-03-29]李光耀国葬移灵队从国会大厦出发
- [15-04-03]“山西造”阅兵礼炮将赴京纪念抗战
- [15-04-06]茂陵:金日磾墓前后人放21响礼炮
- [15-05-13]电子礼炮技术哪家强?中国河南弘宇
- [16-05-12]电子礼炮报价和图片
- [15-04-04]电子礼炮机功能说明